很多人都以为洋快餐(例如汉堡、薯条、鸡块、可乐等)是垃圾食品,好好地在家吃米饭,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。
我起初也是这么想的,很多专家也是这么建议的,但自从对比了吃洋快餐和中式快餐后的血糖,我发现真理并不是那么回事。
1
测测餐后血糖就知道了
我父母家族中均有糖尿病史,我是糖尿病高危人群。
这两个月我都在“扎手指”,认真地记录各种情景下用餐2小时后的血糖水平。
我只想说,白米饭真的好可怕。
一起来看看结果吧。
备注:
1. 为了便于阅读,上表省略了日期,按血糖由高到低排序;
2. 由于早上的糖代谢能力好,所以我测的都是午餐或晚餐2小时血糖;
2. 在家代表吃完饭坐着不动,外食代表吃完饭会快步走20分钟。
3. 在家用餐时肉类约100~150克,蔬菜至少400克;外食我会单独点一盘蔬菜。
4. 吃板烧鸡腿堡那餐是晚餐,当天中午12点吃了个三明治,2点吃了个自助餐有大量碳水化合物(例如薯条、可乐、甜点、意面)
2
怎么解读上述结果
首先我们要了解一点。正常的餐后2小时血糖浓度应该小于7.8,介于7.8~11.0之间属于糖耐量受损,达到或超过11.1就是糖尿病。
这两个月来我尝试了各种饮食搭配,正如你所看到的,白米饭和肉菜组合引起的餐后血糖反应是最高的,而洋快餐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不堪,至于搭配上燕麦和荞麦的餐食则具有最低的餐后血糖反应。
回头我又翻看了文献,发现有些结论是一致的,但有些是相悖的。
例如白米饭(粳米)的GI是90,燕麦(整粒,煮)的GI是42,荞麦(黄)的GI是54。
有趣的是,汉堡包(含牛肉饼、泡菜、洋葱、芥末和番茄酱)的GI只有66,可乐的GI不过是53罢了。
我们不禁要问,天天吃白米饭真的好吗?
事实上,很多面包和面条的GI都要低于白米饭!
另一方面,文献指出白米饭和肉菜搭配会降低升糖指数,但对我而言,这种组合依然会导致较高的餐后血糖,反而是洋快餐(即便有可乐)较低。
有人可能想说,我的测试没有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总量,得出的结论根本不具有科学参考价值。
你说得对,从科学的角度来讨论确实不具有参考价值,但从实践的角度对我有价值就行。
没有人会吃东西前去计算、称量,在外面吃东西也无法把控分量,只有模拟现实生活的场景才具有实际指导意义,否则再科学都只是纸上谈兵。
反正,做完了这次测试,以后外出就餐我可能会选洋快餐!
3
怎么吃洋快餐更好
就升糖指数而言,汉堡、鸡块、可乐、薯条、炸鸡翅和鸡腿的升糖指数都要远远低于白米饭。
即便是可乐这种含大量糖分的饮料,GI也只有53(白米饭是90)。不管是文献数据或是我自己的体验,测出来的结果都是如此。
那现在问题来了,既然洋快餐的升糖指数不高,我们是不是就能放心地吃呢?
没那么简单。升糖指数只是食物的属性之一,评价食物是否健康,还要看它营养是否全面,是促炎的还是抗炎的。
像鸡块、薯条这种油炸食品,本身就含有大量促炎的脂肪酸。而可乐除了糖、水、色素和香精,其他的营养素少得可怜。它们GI再低也不能和健康画上等号。
至于汉堡包,只要你不对小麦过敏、敏感,那可以吃,相比起少肉少菜、以白米饭为主的快餐,汉堡包要健康得多、GI低得多。
但推荐挑选牛肉或板烧鸡腿堡,不要选择培根、火腿、芝士或用淀粉包裹肉块油炸的“假肉饼”汉堡。
另外,现在很多洋快餐店都提供自由搭配服务,你可以把薯条换成蔬菜沙拉、苹果、玉米,把可乐换成无糖红茶,这不是挺好吗?
4
不要迷恋白米饭
很多糖尿病人得到的饮食建议是:不能吃糖,但可以吃白米饭,然后按时吃药控制血糖!
唉,这样肯定好啊,吃最升血糖的白米饭,就只能吃最高剂量的药物,打最高单位的胰岛素,哪里不好了嘛!
说得不好听,如果只关注当餐的血糖,喝可乐都比吃白米饭强。
当然,最好还是吃燕麦、荞麦和黑米,搭配高蛋白的肉类,添加各色各样的蔬菜,放心地使用特级初榨橄榄油。这样的饮食,更好。
郑重声明:
本账号发表的内容仅作为资讯分享,文章观点不能直接用作医疗诊断或健康干预建议。在采取任何预防或治疗措施前,请与你的医疗保健提供者沟通。